排斥自己,让自己产生内耗,而当我们可以接纳自己时,心境就会发生转变,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再过多地依据外在的评价系统来衡量自己,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判断自己。
怎么克服消极完美主义-4个策略
我们被美化完美主义的文化所包围。
每一天,我们都被潜移默化地鼓励去擦亮一切,从我们的个人形象到我们的专业表现,仿佛完美是成功的最终标准。
毕竟,谁不想变得完美呢?这似乎是一种美德,一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奋斗的黄金标准。
但事实是:这种对完美的不懈追求会造成一种不太明显但更具破坏性的情况。
想象一个初露头角的企业家,永远在微调他们的商业计划,等待“完美”的时机来启动他们的企业,但这永远不会到来。
或者想想一位父母,痴迷于研究养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却因为害怕犯错而无法真正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完美主义麻痹的致命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克服完美主义麻痹的策略,完美主义麻痹会让你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陷入困境。
什么是完美主义麻痹?完美主义麻痹是一种固定的恐惧,它阻止你开始或完成任务,因为你迫切需要把一切都做好。
[1]当对犯错误或达不到不可能的高标准的恐惧让你止步不前时,“麻痹”就开始了。
这就像站在水池边上,想要跳进水里,但是水似乎从来都不太对劲。
这种麻痹往往源于根深蒂固的心理和情感方面至善论。
你可能在一个错误受到严厉批评的环境中长大,或者生活中关键人物的爱和认可与你的表现联系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历可以创造一种内在的信念,即完美是唯一安全的选择,是避免批评或拒绝的唯一方式。
识别完美主义麻痹的症状和迹象可以帮助你认识到它何时影响了你的行为:你是否发现自己在拖延,因为你在等待开始一个项目的“完美”时机?你是否经常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即使别人都在为你的工作鼓掌?你是否陷入了准备和研究的无止境的循环中,从未开始行动?这些只是完美主义麻痹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显现的几个例子。
完美主义麻痹的代价完美主义者的麻痹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就像人生高尔夫球场上的沙坑——它看起来无害,甚至诱人,但一旦你陷入其中,你就会停滞不前。
第一个陷阱——拖延和错失机会。
当你太专注于做好每一件事时,你会一直拖延行动。
你在等待“完美”的时刻或“完美”的计划。
事实上,完美主义是拖延。
在这个过程中,你错过了本可以带来成功或成长的机会。
接下来,严重打击你的生产力。
你总是忙于吹毛求疵和无休止的修改,以至于你的产出受到影响。
更糟糕的是,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的行为会导致精疲力尽。
就像轮子里的仓鼠一样,你让自己跑得筋疲力尽,但却一事无成。
你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都会受到影响。
最近发表在《心理学公报》上的一项研究[2]暗示完美主义可能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
研究显示,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似乎受到了影响,因为他们为自己设定了极端的标准,而且容易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
这就像他们在报名参加一场永远赢不了的比赛,瞄准天价的学业和职业目标,追逐不切实际的外表理想,树立唯物主义的里程碑。
他们似乎全盘接受的现代神话是,完美不仅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须的。
但这就像一直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里面装满了自我批评和害怕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担会导致焦虑、压力和抑郁。
别忘了,它也剥夺了你为事情本身而做事的快乐,剥夺了你尝试新事物的快乐,剥夺了你从错误中学习的快乐。
你不觉得这代价很高吗?如何克服完美主义麻痹如果你准备好摆脱完美主义麻痹的枷锁,这里有4个策略可以帮你做到:1.将全有或全无的心态踢到路边这种心态滋生了一种想法,即任何不完美的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本质上导致了精神上的僵局。
为了克服这一点,开始认识到什么时候你在用全有或全无的术语思考。
你可能为自己或他人设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或者认为情况非黑即白,没有中间立场的余地。
挑战这些信念,质疑它们的有效性,问问你自己:不完美就是失败,这是真的吗?开始把完美主义视为成功的障碍,而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
我们的目标不是完全消除这些想法,而是在它们出现时识别它们,并有意识地决定不让它们指导你的行动。
2.将失败视为垫脚石与其专注于完美,不如专注于进步。
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追求卓越,而是意味着你认识到成长和学习往往来自错误和失败。
当你跌倒时,不要责备自己。
相反,你应该问,“我能从这里学到什么?下次我该如何改进?“这种将失败重新构建成学习机会的过程可以令人难以置信地解放你,并激发你前进的动力。
还有,永远庆祝你的进步无论多小。
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值得肯定的成就。
3.接受80/20法则也称为帕累托原则这条规则表明,80%的成果来自20%的努力。
将此应用于完美主义倾向意味着认识到当你已经达到80%时,进一步的努力可能不会显著改善结果。
为“完美”而努力的最后20%通常会花费不成比例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什么回报。
这是关于学会适应“足够好”,让你更有生产力,更有效率,对你的工作更满意。
4.区分“必须拥有”和“必须拥有”的区别:要摆脱完美主义的麻痹,从设定现实的目标开始。
有些任务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努力,但有些可能不需要。
学会区分这两者是关键。
问问你自己,“我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哪些任务很好完成,但并不重要?”确定“必须拥有”、“应该拥有”和“应该拥有”有助于你更有效地做出决定。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这项技术的信息:如何用超结构方法简化决策通过以这种方式对你的任务进行优先排序,你会发现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去追求不必要的完美。
要更深入地摆脱完美主义,请阅读什么是完美主义,如何管理好它.完美主义,一种被许多人视为美德的特质,实际上可能是一个障碍。
它会导致我们所谓的“完美主义麻痹”,阻碍我们的进步,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剥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为了摆脱这种瘫痪状态,我们讨论了四个关键策略:抛弃全有或全无的思维模式,将失败视为垫脚石,采用80/20法则,以及将“必须拥有”和“必须拥有”分开。
这些不是神奇的子弹,但是通过练习,它们可以帮助你改变你的观点并开始取得进步。
目标不是完美,而是比昨天的你更好。
如果你发现完美主义的倾向根深蒂固,并且难以摆脱,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有时候,有了向导,通往更健康心态的旅程会更容易。
心理健康专家可以为你提供导航这条道路的工具和策略,帮助你克服完美主义的障碍。
过度追求完美的病态心理解析
不管对人还是对事,都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尽善尽美;即便做得非常出色,仍然不能满意……这样的人,堪称完美主义者。
西方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他们建议,完美主义者要降低标准,学会偷懒。
完美是种病态
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
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我还不够努力。
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
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
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
可见,威廉姆斯不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
有人说,正因为威廉姆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她才能发奋图强,斩获佳绩,追求完美是她达到目标的健康动力。
“我并不这样认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义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
休伊特和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
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
一些研究人员把完美主义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我型。
这类人给自己设定远大目标,并努力达到。
他们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情绪沮丧。
加拿大芭蕾舞演员克伦凯因享誉国际芭蕾舞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表演超过1万场次,但她在自传中表示,只对其中大约12场较为满意。
此外,她对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觉就是失望。
第二种是总以为别人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于是为之不断努力。
他们容易发生饮食紊乱,乃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他们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因为害怕给别人留下愚蠢的印象。
当觉得别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公平时,他们只能默默地自我调节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
他们要在人前展现完美,所以从不请求他人帮助,一切问题都自己扛。
第三种则把高标准严要求的对象拓展到其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要十全十美。
“他们把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给别人,觉得这样才公平,”弗莱特说,这类人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婚姻一般会遭遇失败。
“人们想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完美,这无可厚非。
譬如在工作上,要想成为一名好编辑、优秀的外科医生,就不能犯错,”弗莱特说,“但如果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都要求完美,譬如家庭生活、外貌着装、个人喜好等,那就可能出现问题。
”
但在很多人眼里,“完美主义者”这顶帽子并不难看,追求完美才能达到优秀。
事实上,追求完美和追求优秀是两回事。
休伊特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他的一个病人是一名大学生,总是情绪低落。
他希望自己在一些课程上取得“A+”的成绩,于是,他课后努力学习,课堂上表现出色,终于如愿以偿。
但当休伊特过一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更加沮丧,自杀倾向更为明显。
“他对我说,‘A+’只是证明他多么失败。
如果他很完美,根本不需要如此努力就应该得到这样的成绩,”休伊特说。
很多完美主义者自身也不觉得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雇员援助顾问艾丽斯普罗沃斯特近期组织了一场针对追求完美冲动的治疗活动。
她说:“他们对此(追求完美)深感自豪。
社会对他们追求完美予以高度评价,从而坚定了他们继续追求完美的信心。
”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经常对自己要求太高而无法完成导致郁闷,请心理学专家帮忙介绍几个改变的方法或是书
多找点事情做,不要太专注于一件事。
世界不是完美的,完美主义就是不切实际,建议你多做点基层劳动,多干点活,不要一天到晚空想了。
累到你想睡觉就没有精力追求完美了。